字典APP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ù

【源】 ①源自己姓。顾伯,夏商时侯国(故城在今山东范阳东南50里之顾城),成汤伐韦顾,子孙散亡,以邑为氏(7,11,12,17,60)。②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,汉时别封其子为顾余侯,初居会稽,亦称顾氏(7,12,17,60)。③清时贵州贵阳定番州顾氏土司,始姓于元朝(72)。④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伊尔根觉罗氏自礼部尚书顾八代始,子孙以顾为氏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⑤裕固族顾令氏,汉姓为顾(198)。⑥锡伯族郭尔佳氏(亦作顾尔佳氏),汉姓为顾(201)。⑦蒙古(344)、壮(109)、回等民族有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今亦俗作〔〕。【望】 武陵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25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苏、浙江等省多此姓,2省顾姓约占全国汉族顾姓人口60%。【人】 顾安朱,周时人(21)。顾综,东汉时吴人,明帝时官至尚书令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陇川、泸水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苗、彝、白、壮、土家、锡伯、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己姓。伯爵,夏商之诸侯,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,是其地也。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亦云: “出己姓。顾伯,夏商诸侯,成汤伐韦、顾,顾之子孙散亡,以邑为氏。” 今河南范县东南五十里处有顾城,即古顾国遗址。②又据 《顾谱》云: “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,汉封东瓯。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。汉初居会稽,亦为顾氏。” 又,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出姒姓,越王勾践之支庶,封於顾邑,子孙遂氏焉。世为吴著姓,望出武陵。” ③或为满族姓所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载: “顾八代,官礼部尚书。谥文端。本姓伊尔根觉罗氏,自八代始,子孙以顾为氏。”此则以名为氏。④或为锡伯族之固尔佳氏所改。本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后改为单姓 “”,盖取固尔佳氏之首音谐“”而得。⑤或由裕固族之顾令 (或作 “顾勒都斯”) 氏所改。本房族名,或以代姓。后改单姓“”,取顾令氏之首音谐“”而得。

汉代有顾翔; 三国时吴有顾雍,丞相; 唐代有顾况,诗人; 明代有顾炎武,学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堵師

    读音:Dǔsh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谱》亦载,其注云: “系春秋时郑国堵师叔的后代。”一作“覩 (睹)斯”。

  • 纳智

    读音:nà zhì纳智睦丁,至正元年乡荐。(见《武进县志》)

  • 莫德里

    读音:Mòdélǐ【综】清满洲人姓。莫德里果权,清满洲正蓝旗人,光绪中呼兰副都统(254)。又,正黄旗满洲三等卫阿扬阳之妻为莫德尔氏(260),〔莫德尔〕似即莫德里之异译。

  • 斯孔

    读音:Sīkǒnɡ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马赛大寨(160)。

  • 室引

    读音:shì yǐn河南房氏,晋初有房乾,本出清河,使北虏,留而不遣,虏俗谓房为室引,因改为室引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云

  • 读音:Xīn【源】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、《集韵》(63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努嚕

    读音:Nǔl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辉发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努鲁〕(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,世居辉发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哈塔錦

    读音:Hǎtǎjǐ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哈答吉”。

  • 阿兒温

    读音:E-'érwēn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似系阿儿浑氏之异译。答失蛮,阿儿温氏,元至正中历任南台御史、西台御史、秘书少监(399)。

  • 塔塔爾岱

    读音:Tǎtǎ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答答儿歹”,又有“塔塔歹”。《续通志》疑二者为一姓之别译,故合二为一,以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