顷
汉顷宪。(见《印薮》)
汉顷宪。(见《印薮》)
读音:càn【源】 见《姓范》(7,9,11,15,17)。【望】 陇西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初见於 《姓苑》。注云: “陇西族。”
读音:pò liù hàn与“破六韩”同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破六韩氏。《唐书》 作 ‘破落汗’。”《姓氏词典》音pòliùhán,不确。
读音:Kūnmīn【源】 黄帝庶子依姓之系。依姓之后有依氏、髠民氏(18)。
读音:ruò kǒu yǐn【源】 ①代北姓(27,60)。②西魏恭帝三年,赐寇儁姓若口引氏(27,7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寇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
读音:Fǎ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广东高州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天津之武清、山东之东平、山西之运城、新疆之布尔津等地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īn【源】楚大夫闉舆罢之后(7,60,62)。【望】南郡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春秋时有闉舆罢,仕楚,为大夫,为吴子所囚。” 《左传·定
读音:fū【源】 鄜,属冯翊,以地为氏(60,62,63)。鄜,故城在今陕西洛川东南。【布】 清时宛平(即今北京大兴)、今广东兴宁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
读音:F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一作“浮丘”。晋代有浮邱伯,道士,尝 “控鹤上嵩山”。
读音:mǐ【源】 ①出自古帝颛顼之后。颛顼帝之曾孙吴回为祝融,是为火正,吴回生陆终,陆终之第六子曰季连,为芈姓,楚其后也。周文王时季连苗裔鬻熊佐文王有功,成王举文武勤劳之后,封其曾孙熊绎于荆蛮,食以子
读音:Ěrjī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莎冈家支,又称〔马海尔基〕,云南宁蒗、丽江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