鱄
【源】 春秋时吴国鱄诸之后(11,17,21,62)。鱄诸,春秋时吴勇士,行刺吴王僚(21)。即专姓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“鄟 ()”云: “鲁附庸国, 成六年鲁取之, 子孙以国为氏。去邑作 ‘专’; 又作 ‘’。”或以国为氏。 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卫公子之后。”此当以祖辈名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
春秋时吴有勇士设诸(按: 设诸, 又作“专诸”,刺杀吴王僚者)。
【源】 春秋时吴国鱄诸之后(11,17,21,62)。鱄诸,春秋时吴勇士,行刺吴王僚(21)。即专姓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“鄟 ()”云: “鲁附庸国, 成六年鲁取之, 子孙以国为氏。去邑作 ‘专’; 又作 ‘’。”或以国为氏。 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卫公子之后。”此当以祖辈名字为氏,系出姬姓。
春秋时吴有勇士设诸(按: 设诸, 又作“专诸”,刺杀吴王僚者)。
读音:Luǒwǎ普米族姓氏。今云南之宁蒗有分布,出自“熊·扛尼”,本家族名,或以为氏。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普米族》。
读音:Xūmǔwàn/Hsumuwa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róng chūn见《姓苑》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后魏代北有“茙眷” 氏。疑此之“茙春”当为“茙眷”之讹。盖春与眷形相似而讹误。姑兼收以备考。)
读音:Bǎn【源】 或系阪上、阪泉氏所改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èn问弓氏、问薪氏之后,改为单姓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问,姓也,今襄州有之。(见《广韵》)▲<明>问智,成化时贡士。
读音:Dīng’élì【综】 清正白族满洲闲散福太之妻为丁额力氏(260)。
读音:Qīngjiǎn【综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Yī【源】 见《千家姓》(418),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【望】开封(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ángnǐ【综】 苗族姓。贵州台江有此姓,汉姓为梁(104)。
读音:Wǎlā'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公猪”,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,景颇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