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诗词古文>吴激生平

吴激生平介绍

吴激(1090~1142)宋、金时期的作家、书画家。字彦高,自号东山散人,建州(今福建建瓯)人。北宋宰相吴栻之子,书画家米芾之婿,善诗文书画,所作词风格清婉,多家园故国之思,与蔡松年齐名,时称“吴蔡体”,并被元好问推为“国朝第一作手”。>>查看吴激的诗词古文

介绍

  吴激有文名,书法俊逸,绘画得其岳父米芾笔意。北宋钦宗靖康二年(1127),奉命使金,次年金人攻破东京,金人慕其名,强留不遣,命为翰林待制。天会十四年十月,为高丽王生日使,出使高丽。金皇统二年(1142)出知深州(今河北深县),到官三日卒。诏赐其子钱百万、粟三百斛、田三顷以周其家。

  有《东山集》《东山乐府》,已佚。存诗收入《中州集》,词收入《全金元词》。赵万里《校辑宋金元人词》辑为《东山乐府》一卷。《金史》卷一二五有传。

词作轶事

  据元好问的《中州乐府》记载;一次宇文虚中与吴激等在张侍御家饮酒会宴,座中发现一位佐酒歌妓原是大宋宗室之后,如今却也流落异乡,沦为歌妓。坐中诸公感慨万千,遂皆作乐章一首。其中宇文虚中首作《念奴娇》:

  疏眉秀目,看来依旧是,宣和妆束。飞步盈盈姿媚巧,举世知非凡俗。

  宋室宗姬,秦王幼女,曾嫁钦慈族。干戈浩荡,事随天地翻复。

  一笑邂逅相逢,劝人满饮,旋旋吹横竹。 流落天涯俱是客,何必平生相熟。

  旧日黄华,如今憔悴,付与杯中醁。兴亡休问,为伊且尽船玉。

  时为文坛盟主的宇文虚中感觉不错,有些看不起别人,直到看到吴激《人月圆·南朝千古伤心事》后,才自觉不如,之后有人找他作乐府词,宇文虚中都介绍到吴激那里。从此他对吴激推崇备至,刮目相看。

文学成就

  吴激词多作于留金以后 。篇数虽不多,皆精微尽善,虽多用前人句,其剪裁点缀,若皆天成。今存20余首,题材不广,但工于写景,如“山侵平野高低树,水接晴空上下星”(《三衢夜泊》);“地偏先日出,天迫众山攒”(《鸡林书事》)。他的《题宗之家初序潇湘图》、《岁暮江南四忆》等诗,含蓄地表达了乡国之思。

  吴激为金初词坛盟主。他的《诉衷情》、《满庭芳》“谁挽银河”等造语清婉,哀而不伤,在当时曾脍炙人口,其《人月圆》□括前人诗语,自然得体,尤为人所传诵:“南朝千古伤心事,犹唱《后庭花》。旧时王榭,堂前燕子,飞向谁家?恍然一梦,仙肌胜雪,宫髻堆鸦。江州司马,青衫泪湿,同是天涯!”这是为北宋被掳宫人写的一首词,宇文虚中(叔通)看后自愧不如,是后人有求作乐府(词)者,叔通即批云:“吴郎近以乐府名天下,可往求之”。(《中州乐府》元好问注)其影响之大,并被元好问推为“国朝第一作手”。清人陈廷焯亦谓:“金代词人,自以吴彦高为冠,能于感慨中饶伊郁,不独组织之工也。同时尚吴蔡体,然伯坚非彦高匹。”又曰:“金词于彦高外,不得不推遗山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邹德臣

    邹德臣,字孝扬,号竹斋,清无锡人。岁贡生。著有《竹斋诗稿》并《四书析疑》,未刊藏于家。

  • 傅咸

    (239—294)西晋北地泥阳人,字长虞。傅玄子。刚简有大节,好属文论。武帝咸宁初,袭父爵,拜太子洗马,累迁尚书左丞。数上书言事,建议裁并官府,静事息役,惟农是务。并谓“奢侈之费,甚于天灾”。惠帝立,拜司隶校尉。屡劾权贵,京都肃然。卒官。能诗文,今存《傅中丞集》辑本。

  • 刘恒

    汉文帝刘恒(前202年—前157年),汉高祖第四子,母薄姬,汉惠帝之庶弟。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,封刘恒为代王,其为人宽容平和,在政治上保持低调。高祖死后,吕后专权,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。前180年,吕后一死,太尉周勃、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,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,是为汉文帝。

  • 王贞白

    王贞白,字有道(875—958),号灵溪。信州永丰(今江西广丰)人。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。唐乾宁二年(895)登进士,七年后(902)授职校书郎,尝与罗隐、方干、贯休同倡和。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,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,写下了许多边塞诗,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,激励士气的佳作。征戍之情,深切动人。对军旅之劳、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、色彩浓烈、音调铿锵。有《灵溪集》七卷,今编诗一卷。其名句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,至今民间广为流传。

  • 张博

    张博,从化人。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(一六〇三)举人。事见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七五。

  • 阎尔梅

    阎尔梅(1603—1679)明末诗文家,字用卿,号古古,因生而耳长大,白过于面,又号白耷山人、蹈东和尚,汉族,江苏沛县人。明崇祯三年举人,为复社巨子。甲申、乙酉间,为史可法画策,史不能用。乃散财结客,奔走国事。清初剃发号蹈东和尚。诗有奇气,声调沉雄。有《白耷山人集》。阎尔梅逝后,子孙私上谥号''文节''。其身为日月堂八世。

  • 王令

    王令(1032~1059)北宋诗人。初字钟美,后改字逢原。原籍元城(今河北大名)。5岁丧父母,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(今江苏扬州)。长大后在天长、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,有治国安民之志。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。有《广陵先生文章》、《十七史蒙求》。

  • 严向

    (680—764)同州朝邑人。严善思子。肃宗乾元中为凤翔尹。二年,贬岭南尉。代宗宝应中,为太常员外郎。

  • 吴敬梓

    吴敬梓(1701—1754年),字敏轩,一字文木,号粒民,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。汉族,安徽省全椒人。因家有“文木山房”,所以晚年自称“文木老人”,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,故又称“秦淮寓客”(现存吴敬梓手写《兰亭序》中盖有印章:“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”)。后卒于客中。著有《文木山房诗文集》十二卷(今存四卷)、《文木山房诗说》七卷(今存四十三则)、小说《儒林外史》。

  • 甘复

    元明间江西馀干人,字克敬。元末,从张翥游。洪武初,以前元遗民,为士林所推重。惜诗篇什散漫,仅存手墨于同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