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刘克庄
刘克庄(1187~1269)南宋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字潜夫,号后村。福建莆田人。宋末文坛领袖,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,词风豪迈慷慨。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,官位最高,成就也最大。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,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。
- 刘昂
济南人,字次霄。以先有一刘昂,故称小刘昂。善诗。有才誉。章宗承安五年进士。历鄠、邹平二县令。
- 王磐
王磐(约1470年~1530年)称为南曲之冠。明代散曲作家、画家,亦通医学。字鸿渐,江苏高邮人。少时薄科举,不应试,一生没有作过官,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,筑楼于城西,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,因自号“西楼”。所作散曲,题材广泛。正德间,宦官当权,船到高邮,辄吹喇叭,骚扰民间,作《朝天子·咏喇叭》一首以讽。著有《王西楼乐府》、《王西楼先生乐府》、《野菜谱》、《西楼律诗》。
- 向子諲
向子諲(yīn)(1085-1152),字伯恭,号芗林居士,临江(今江西清江县)人。哲宗元符三年(1100)以荫补官。徽宗宣和间,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。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。素与李纲善,李纲罢相,子湮也落职。起知潭州,次年金兵围潭州,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。绍兴中,累官户部侍郎,知平江府,因反对秦桧议和,落职居临江,其诗以南渡为界,前期风格绮丽,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。有《酒边词》二卷。
- 方祖荫
方祖荫,中国清朝官员,本籍中国安徽。之前担任新竹知县期间颇有治绩的方祖荫于1891年(光绪17年)接替吴本杰,于台湾以通判身分超格代理担任台南府知府。管辖约今台湾南部之嘉义县、嘉义市、台南县、市全境及高雄县部份区域(建省前之台湾县区域)。1895年,台湾遭中国清朝割让予日本,台湾士绅筹组台湾民主国,他则担任基隆厅同知,调兵抵抗日军。不过因为广勇溃散,他退入台北。之后,则不知所踪。
- 周茂良
周茂良,字君实,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宁宗庆元二年(一一九六)进士。知婺源县(明弘治《徽州府志》卷四)。理宗嘉定三年(一二一○),知宁德县,通判潮州,知南安州。
- 王举之
王举之(约1290年--约1350年),元末杭州人人,元曲作家。著有元曲、诗作,现有少量流传于世。今存散曲中,有赠胡存善[折桂令]一首。而胡存善是胡正臣之子(见《录鬼簿》)。所以,王举之可能生于元朝末期,而且是活动于杭州一带的作家。明朝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将其列于“词林英杰”一百五十人之中。约元文宗至顺年间在世。
- 包世臣
包世臣(1775一1855),男,安徽泾县人。清代学者、书法家、书学理论家。包世臣乃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二十九世孙。字慎伯,晚号倦翁、小倦游阁外史。嘉庆二十年举人,曾官江西新渝知县,被劾去官。包世臣学识渊博,喜兵家言,治经济学。对农政、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。包世臣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《艺舟双楫》等鼓吹碑学,对清代中、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,至今为书界称颂。
- 俞寰
俞寰,字汝立,号绣峰,诸生。无锡人,俞宪之弟,有《俞绣峰集》。
- 俞国宝
俞国宝(约1195年前后在世)字不详,号醒庵。江西抚州临川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。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之一。国宝性豪放,嗜诗酒,曾游览全国名山大川,饮酒赋诗,留下不少胜炙人口的锦词佳篇。著有《醒庵遗珠集》10卷。约宋宁宗庆元初前后在世。孝宗淳熙间为太学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