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康锡
(?—1231)金赵州晋宁人,字伯禄。为人重厚正直。卫绍王崇庆元年进士。哀宗初为御史,弹劾不避权贵。转右司都事京南路司农丞,出为河中府治中。哀宗正大八年,元军破河中,随军南奔,济河船覆,死。
- 薛时雨
薛时雨(1818-1885),字慰农,一字澍生,晚号桑根老农。安徽全椒人。清代咸丰三年(1853)进士,授嘉兴知县。太平军起,参李鸿章军幕,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。官至杭州知府,兼督粮道,代行布政、按察两司事。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。晚清著名词家之一,作品有《藤香馆诗删》、《词删》等。
- 赵不易
赵不易,字秉庸。顺德人。明代宗景泰间诸生。有《一德稿》。清温汝能《粤东诗海》卷一五有传。
- 傅作楫
傅作楫,字济庵,号圣泉,清巫山县人,生卒年代不详。顺治三年(1646年)随父移居奉节;康熙丁卯举人,始任黔江儒学教谕,因功绩卓异,选直隶良乡知县;康熙三十五年(1696年)顺天乡试,升御史;康熙四十一年(1702年)奉命“典试浙江”,负责人才选拔,后至河南道巡视北城,升太常寺少卿;康熙四十二年(1703年)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;康熙四十六年至四十八年(1707年~1709年)出征青海厄鲁特,督办粮饷,不久告假返奉。有《雪堂》、《燕山》、《辽海》、《西征》、《南征》诸集。代表诗作《九日登高唐》、《楚王宫》、《巫山高》等篇。
- 朱岂
朱岂,字介然,南城(今属江西)人。高宗绍兴十八年(一一四八)进士(清雍正《江西通志》卷五○作朱言)。
- 窦弘余
窦弘余(生卒年不详),扶风平陵(今陕西咸阳西)人,一作京兆金城人。窦常之子。武宗会昌元年(841)为黄州刺史。事迹参《窦氏联珠集·窦常传》、《剧谈录》卷下、《嘉定赤城志》卷八。存词一首,据《剧谈录》津逮本录入,校以四库本,并参校守山本《唐语林》、董本、清钞本《青琐高议》。
- 阳城
(736—805)定州北平人,徙居陕州夏县,字亢宗。性好学,家贫不能得书,乃求为集贤院写书吏,窃官书读之,昼夜不出房,经六年,无所不通。登进士第后,隐中条山,远近慕其德行,多从之学。李泌为宰相,荐为著作郎。德宗召为谏议大夫。时裴延龄、李齐运等以奸佞相次进用,诬谮宰相,毁诋大臣,陆贽等咸遭枉黜,无敢救者。城乃伏阁上疏,论延龄奸佞,贽等无罪。贬国子司业,出为道州刺史,有善政。
- 周岂
字子谅,庐陵人。与修礼书授工部虞衡司主事。
- 花蕊夫人
在五代十国时期,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,她们不仅容貌美丽,而且能诗善赋,多才多艺。有关她们的事迹,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,因其所处时代相同,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,她们的身份、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。世传《花蕊夫人宫词》100多篇,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,诗一卷(《全唐诗》下卷第七百九十八)归属于孟昶妃,但词中有“法元寺里中元节,又是管家降诞辰”语,中元节为旧历七月十五日,正是王衍生日,而孟昶则生于十一月十四日,可知当出自王建淑妃手笔。
- 李敬玄
李敬玄(615年-682年),亳州谯县(今安徽谯城)人,唐朝宰相。李敬玄早年曾为唐高宗的侍读,历任中书舍人、弘文馆学士、尚书右丞、太子右庶子、中书侍郎、吏部侍郎、吏部尚书,后进拜中书令,封赵国公。仪凤三年(678年),李敬玄被任命为洮河道大总管,率军征讨吐蕃,因不通兵事,大败而回。后被贬为衡州刺史,又任扬州长史。永淳元年(682年),李敬玄病逝,追赠兖州都督,赐谥文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