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诗词古文>孙锵鸣生平

孙锵鸣生平介绍

孙锵鸣(1817—1901),字韶甫,号蕖田,晚号止庵。孙衣言弟。浙江瑞安人(今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)。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进士,官翰林院侍读学士,以重宴鹿呜加侍郎衔。工书。是李鸿章的房师。著有《止庵读书记》、《东瓯大事记》、《海日楼遗集》。>>查看孙锵鸣的诗词古文

人物生平

  清道光十五(1835)年中举人,二十一年成进士,入翰林。

  二十四年散馆授编修,二十七年充会试同考官。二十九年,主试广西,留督学政。使车所至,发现浔州一带遍地会党,函告巡抚郑祖琛并上奏朝廷。

  三十年七月,应诏陈言,建议:“法祖宗以振因循,久委任以专责成,厉风化以兴人才,肃纪律以饬营伍。”十月,复疏劾八旗权贵大学士穆彰阿,斥为秦桧、严嵩,直声震天下,终致穆相革职,永不叙用。

  咸丰元年(1851),疏请续行日讲。二年四月,太平军围桂林,偕僚属林鹗上城守御。及围解,又值任满,假归省亲。回瑞安后奉命会办本籍团练、捐输事宜。

  六年,迁侍讲,续转侍读,擢左右庶子、侍讲学士,留原籍办团。督令瑞安、平阳两县绅民逐乡治团,防堵太平军入境,并镇压金钱会起义。

  同治元年(1862),擢侍读学士,以团练、捐输事竣,回京供职,上《朝廷根本甚匡济需人,谨陈管见疏》。二年九月,任武会试内场副考官。十月,温州绅民上京反映温处道周开锡治厘盐等捐甚苛,民不堪命,为函浙江巡抚左宗棠并上《劣员虐民酿变,请敕查办疏》。左宗棠袒护门下周开锡,复奏时反诬。为此,三年正月初二日上谕:“着即勒令休致。”当即去官归里。三月,江苏巡抚李鸿章延请留主苏州正谊书院。

  光绪四年(1878)正月,两江总督沈葆桢延请主讲钟山书院。

  五年,复主金陵惜阴书院。十三年,主讲上海龙门书院。续兼任上海求志书院史学、掌故二斋阅卷。

  十五年起,因年逾古稀,不再外出。历任瑞安玉尺,平阳龙湖、永嘉东山等书院讲席。瑞安黄绍箕、黄绍第、孙诒燕,黄岩杨晨等均为同治十二年在瑞安从学之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赵骅

    赵骅(?-783年),一作赵晔,字云卿,唐朝邓州穰(河南南阳)人。祖先是天水人。父赵敬先,官殿中侍御史。赵骅性孝悌,善写文章,《唐摭言》称他“才美行纯”,与殷寅、颜真卿、柳芳、陆据、邵轸友好。开元二十三年,举进士,同榜有萧颖士、李华,又连擢科第,补太子正字,累授大理评事。后贬北阳尉。当时河东采访使韦陟很看重他,聘为宾僚。安禄山攻陷陈留时,投降安军。乾元年间,因罪再贬晋江尉。官至秘书少监。建中四年(783年)冬,爆发泾原兵变,赵骅逃匿于山谷中,不久卒。追赠华州刺史。有子赵宗儒。

  • 王雱

    王雱(1044-1076年),字元泽,北宋临川人(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),文学家,道学、佛学学者。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王安石之子。世称王安礼、王安国、王雱为“临川三王”。

  • 司空图

    司空图(837~908)晚唐诗人、诗论家。字表圣,自号知非子,又号耐辱居士。祖籍临淮(今安徽泗县东南),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(今山西永济)。唐懿宗咸通十年(869年)应试,擢进士上第,天复四年(904年),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,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,被放还。后梁开平二年(908年),唐哀帝被弑,他绝食而死,终年七十二岁。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,《二十四诗品》为不朽之作。《全唐诗》收诗三卷。

  • 赵翼

    赵翼(1727年~1814年1月10日)清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字云崧,一字耘崧,号瓯北,又号裘萼,晚号三半老人,汉族,江苏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乾隆二十六年进士。官至贵西兵备道。旋辞官,主讲安定书院。长于史学,考据精赅。论诗主“独创”,反摹拟。五、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,嘲讽理学,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,与袁枚、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。所著《廿二史札记》与王鸣盛《十七史商榷》、钱大昕《二十二史考异》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。

  • 张若虚

    张若虚(约660—约720),唐代诗人。扬州(今属江苏)人。曾任兖州兵曹。生卒年、字号均不详。事迹略见于《旧唐书·贺知章传》。中宗神龙(705~707)中,与贺知章、贺朝、万齐融、邢巨、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,与贺知章、张旭、包融并称“吴中四士”。玄宗开元时尚在世。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《全唐诗》中。其中《春江花月夜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,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,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,语言清新优美,韵律宛转悠扬,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,给人以澄澈空明、清丽自然的感觉。

  • 张演

    (约公元四三八年前后在世)字不详,吴郡吴人。生卒年不详,约宋文帝元嘉中前后在世。生平事迹亦不详,官至太子中舍人。演著有文集八卷,《隋书经籍志注》传于世。

  • 李颀

    李颀(690-751),汉族,东川(今四川三台)人(有争议),唐代诗人。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。开元十三年进士,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,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七言歌行尤具特色。

  • 班固

    班固(32年—92年),字孟坚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东汉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。班固出身儒学世家,其父班彪、伯父班嗣,皆为当时著名学者。班固一生著述颇丰。作为史学家,《汉书》是继《史记》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,“前四史”之一;作为辞赋家,班固是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,《两都赋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,列入《文选》第一篇;同时,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,他编辑撰成的《白虎通义》,集当时经学之大成,使谶纬神学理论化、法典化。

  • 段克己

    段克己(1196~1254)金代文学家。字复之,号遁庵,别号菊庄。绛州稷山(今山西稷山)人。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,赵秉文目之为“二妙”,大书“双飞”二字名其居里。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,但入仕无门,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。金亡,避乱龙门山中(今山西河津黄河边),时人赞为“儒林标榜”。蒙古汗国时期,与友人遨游山水,结社赋诗,自得其乐。元宪宗四年卒,年五十九。工于词曲,有《遁斋乐府》。 

  • 曾炜

    曾炜,字自昭。从化人。传见明张乔《莲香集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