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唐寅
唐寅(1470—1523),字伯虎,一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鲁国唐生、逃禅仙吏等,汉族,南直隶苏州吴县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文学家。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。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,诗文擅名,与祝允明、文征明、徐祯卿并称“江南四大才子(吴门四才子)”,画名更著,与沈周、文征明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- 黄澄
黄澄,字廷肃,号竹溪。明正德八年癸酉(1513年)举人,嘉靖二年癸未(1523年)进士。嘉靖四年(1525年),以司副适刑部员外郎,翌年出为广东按察佥事,饬兵岭西。会瑶劫高州,朝议剿之。湖广总督派黄澄带领中军,从泷水进住罗银,破贼徒十有三,斩首千余级,俘虏八百多人,缴获牛马器械无数。督府上报战绩,诏赐黄澄金银绸缎。高州。肇庆两府,汉人与瑶人各半。瑶所赖者鱼盐,往时不许出入为市,黄澄改令商人持鱼盐入峒,独不许其出耳。瑶民称其便。熟瑶或时至庭下献茶蜜为寿,澄以鱼盐偿之。诸瑶咸出望外。自此汉瑶相安无事,直至黄澄卸任,再无患者。
- 庾肩吾
庾肩吾(487-551),字子慎,一作慎之。南阳新野(今属河南省)人。世居江陵。初为晋安王国常侍,同刘孝威、徐摛诸人号称“高斋学士”。简文即位,进度支尚书,有集十卷。历仕太子中庶子、进度支尚书、江州剌史等职,封武康县侯。工诗,其诗雕琢辞采,讲究声律。胡应麟称其诗“风神秀相,洞合唐规”。《书品》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,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、隶书家共128人,按品位分高、中、低三等,每等再分上、中、下三级。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,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,区分优劣。
- 周野斋
阳榖人,字晋仙,号方泉,又号野斋、山楹。与姜夔等相唱和。曾官溧阳县丞。有《方泉先生集》。
- 郭之奇
郭之奇(1607年-1662年),字仲常,号菽子,又号正夫、玉溪。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(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)人。为南明大臣,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(相当宰相)兼吏部尚书、兵部尚书,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,于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,翌年殉国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谥忠节。
- 赵善鸣
赵善鸣,字元默。顺德人。明孝宗弘治十四年(一五〇一年)举人。任南京户部员外郎,官至曲靖知府。游于白沙之门。工书法,其行草入神品,为世珍宝。人称丹山先生。著有《朱鸟洞集》。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二七四有传。
- 周橒
周橒,字澹衣,丹阳人。诸生。有《雅存堂集》。
- 郭庸
(?—1368)元蒙古人,字允中。由国学生登第,累官陕西行台监察御史,劾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丧师。官至参政中书,明兵入京城,不降死。
- 牛希济
五代词人。(872?~?)陇西(今甘肃)人。词人牛峤之侄。早年即有文名,遇丧乱,流寓于蜀,依峤而居。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,任起居郎。前蜀后主王衍时,累官翰林学士、御史中丞。后唐庄宗同光三年(925),随前蜀主降于后唐,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。
- 王猷
王猷,字世伦,南朝宋琅琊临沂人。太保王弘之侄,光禄大夫、东亭侯王柳之子,位侍中、光禄大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