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诗词古文>萧昕生平

萧昕生平介绍

萧昕(702-791),河南人。少补崇文进士。开元十九年,首举博学宏辞,授阳武县主簿。>>查看萧昕的诗词古文

轶事典故

  唐朝旧兵部尚书萧昕曾经当过京兆尹。他当京兆尹的时候,京城里大旱,炎热郁闷之气,蒸变成一种病害。代宗皇帝命令大小臣子官吏们祷告祭祀于山川。一共一个多月,热气更盛大。那时候天竺国的和尚不空三藏住在静住寺。这个三藏和尚善于用念咒的办法把龙召唤出来兴云布雨。萧昕于是到了寺中,对三藏和尚说:“现在这里炎热的阳光连连晒了一个月了,皇上很担心,撤了音乐,减了饭食,担心年头不好,担心百姓生病。希望您设置一个坛场求一场雨好吗?”三藏说:“求场雨不难,但是召唤龙出来兴云下雨,我怕风雷震荡得太厉害,对生民植物有害,又怎么能对庄稼的春种秋收有所补救呢?”萧昕说:“迅雷急雨,确实不能滋润庄稼,恰好能够清除暑热,而略微解除百姓的病患。请您不要推辞了。”三藏不得已,就让他的徒弟取来近一尺长的一块桦树皮,在上面承接着一条小龙,把炉火、盆和香水放到前边,三藏转入念咒,大声祷告。一顿饭的时间之后,他就把桦树皮上的龙交给萧昕说:“可以把它投到曲江里去,投完要马上返回来,不要被风雨吹着淋着。”萧昕像他说的那样把龙投到江里去,随即就有一条才一尺多长的小白龙摇鬣振鳞从水中出来,一会儿就长到几丈长,宛如一条白色丝绸,忽然间横贯高天。萧昕打马急驰,追了不到几十步,云气凝聚,物象晦暗,骤然间降下暴雨。等到他到了永崇里,道上的水已经像江河决口一样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祝从龙

    祝从龙,宋遗民。

  • 元善

    元大名人。父有昆弟五人,家贫流散江淮,客死异乡。武宗至大末,善往寻其骸骨,并迎弟侄等一十五丧而归,改葬祖父母,以诸丧序列祔于茔次。州县以闻,旌其家。

  • 萧昕

    萧昕(702-791),河南人。少补崇文进士。开元十九年,首举博学宏辞,授阳武县主簿。

  • 方文

    方文(1612---1669)字尔止,号嵞山,原名孔文,字尔识,明亡后更名一耒,别号淮西山人、明农、忍冬,安徽安庆府桐城人,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。方大铉长子。明末诸生,入清不仕,靠游食、卖卜、行医或充塾师为生,与复社、几社中人交游,以气节自励。方文之诗前期学杜,多苍老之作;后期专学白居易,明白如话,长于叙事,早年与钱澄之齐名,后与方贞观、方世举并称“桐城三诗家”,著有《嵞山集》。

  • 张綖

    (1487—1543)扬州府高邮人,字世文,号南湖。正德八年举人。八应会试不第,谒选为武昌通判,迁光州知州。少从王西楼游,刻意填词,撰《诗余图谱》,词家以为指南。另有《杜诗通》、《南湖诗集》。

  • 牛峤

    牛峤,字松卿(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),一字延峰,陇西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。乾符五年(公元878年)进士及第。历官拾遗,补尚书郎,后人又称“牛给事”。以词著名,词格类温庭筠。原有歌诗集三卷,今存词三十三首,(见《花间集》)诗六首。

  • 顾欢

    南朝齐吴郡盐官人,字景怡,一字玄平。家贫好学,燃松节及糠照明读书。事母孝。年二十余,从雷次宗学玄儒诸义。后于天台山开馆讲授,徒生常近百人。口不辩,善著论。刘裕辅政,征为扬州主簿,及即位建齐朝,乃至,自称山谷臣。进《政纲》一卷。武帝时,征为太学博士,不就。有《夷夏论》等。

  • 阎复

    (1236—1312)高唐人,字子靖,号静轩,又号静斋、静山。性简重。师康晔。始为东平严实掌书记,擢御史掾。世祖至元八年,以荐为翰林应奉,升修撰。成宗即位,除集贤学士,上疏言京师宜首建宣圣庙学,定用释奠雅乐。从之。累拜翰林学士承旨。武宗践祚,首陈三事,言皆剀切。进平章政事。乞归。卒谥文康。有《静轩集》。

  • 皇甫湜

    皇甫湜(公元777—835年),中国唐代散文家。引字持正,唐睦州新安(今浙江建德淳安)人。十多岁时就漫游各地,投梁肃,谒杜佑;后又结交顾况,师从韩愈,还求见江西观察使李巽,作书献文,希图荐举,未成。唐德宗贞元十八年(802),湜在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,不第。他广为交游,与白居易、李翱、刘敦质等人往来。

  • 卢炳

    卢炳,约宋高宗绍兴初前后在世(即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)字叔阳,(一作叔易)号丑斋,里居及生卒年均不祥。尝仕州县,多与同官唱和。其他事迹不可考。著有哄堂词(亦作烘堂词)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为辞通俗,咏物细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