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诗词古文>袁恕己生平

袁恕己生平介绍

袁恕己(?-706年),沧州东光(今河北东光)人,唐朝宰相。袁恕己早年曾任司刑少卿、相王府司马,后与桓彦范、敬晖、张柬之、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,拥立唐中宗复辟,被任命为中书令。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,被夺去实权,进封南阳郡王。706年(神龙二年),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,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,将五王流放边疆。袁恕己被流放环州,后被周利贞虐杀。唐睿宗继位后,赐谥贞烈。>>查看袁恕己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早年经历

  袁恕己在长安年间官至司刑寺少卿,兼相王府司马。

拜相封王

  705年(神龙元年),武则天病重。袁恕己与张柬之、崔玄暐、桓彦范、敬晖等人趁机发动兵变,诛杀张易之兄弟,拥立唐中宗复位。他随相王李旦统率南衙禁军,以防止不测,捕获韦承庆、崔神庆等张氏党羽,因功升任中书侍郎、同中书门下三品,并封银青光禄大夫、南阳郡公,不久又升任中书令,加特进。

  当时,武三思仍在朝中为相。他与韦皇后私通,在中宗面前不断进谗,称袁恕己等人恃功专权,并提出明升暗降的计策。五月,桓彦范、敬晖、张柬之、崔玄暐、袁恕己五人被罢去宰相之职,加封郡王,只能在每月初一十五上朝面君。其中,袁恕己被封为南阳郡王。

贬官遇害

  706年(神龙二年),袁恕己被贬出朝廷,担任豫州刺史,不久又贬为郢州刺史。不久,驸马都尉王同皎谋诛武三思,事泄被杀。武三思趁机诬陷袁恕己等人与王同皎同谋,暗中指使许州司功参军郑愔向朝廷告发。唐中宗于是将袁恕己贬为窦州司马,并剥夺封爵。

  同年七月,武三思暗中命人将韦皇后淫乱后宫之事大肆宣扬,并嫁祸给袁恕己等人。唐中宗大怒,将袁恕己流放环州。不久,武三思命周利贞暗杀袁恕己。周利贞知道袁恕己平时喜欢吞食黄金,便逼他喝下野葛汁。袁恕己体内毒发,疼痛难忍,以手抓地,指甲全被磨尽,但仍不能死,最终被周利贞击杀。

平反昭雪

  710年(景云元年),袁恕己被追复官爵,赐谥贞烈。

  718年(开元六年),唐玄宗将袁恕己的灵位放入唐中宗的宗庙中。

  782年(建中三年),唐德宗又追赠袁恕己为太子太傅。

轶事典故

  将作少匠杨务廉因精通营建宫殿楼台而被提升。袁恕己恐中宗沉溺于奢侈游乐而不思国事,数次弹劾道:“杨务廉位居九卿,不以进治国安邦之策,反而专事营造宫殿宛囿以取媚陛下,不予贬谪,何以昭示德行。”中宗遂贬杨务廉为陵州刺史。

家庭成员

祖父:袁令喜,官至同州持中。

父亲:袁异弘,官至泸州参军。

儿子:袁建康,官至淮阳太守。

孙子:袁高,官至给事中。

曾孙:袁德文,官至秘书省校书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沛

     字允大,绍兴山阴人。有浮峰集。

  • 郑义

    郑义,字伯集。潮阳人。明成祖永乐九年(一四一一)解元。署教广西北流。宣宗宣德初,母丧守孝,服除,擢周府右长史,卒于官。有《右史集》、《梅花百咏》。清康熙《潮州府志》卷九上有传。

  • 朱襄

    江苏无锡人,字赞皇。诸生。康熙间至京师,宗室蕴端礼为上宾。工诗,亦通经学。有《续碧山吟》、《易韦》。

  • 到洽

    (477—527)南朝梁彭城武原人,字茂。初为齐南徐州迎西曹行事。清警有才学,为谢朓、任昉、丘迟赏识。睹世乱,隐居积岁。梁武帝天监初,召为太子舍人,累迁尚书左丞,帝欲亲戎,军国容礼,多自洽出。寻迁御史中丞,弹纠无所顾望,号为劲直。官终寻阳太守。有文集,已佚。

  • 方澜

    (1263—1339)元莆阳人,字叔渊。隐居吴中,自少时不娶,闭门读书,训徒以自给。平生喜吟咏。有《叔渊遗稿》。

  • 詹玉

    詹玉(生卒年不详)字可大,号天游,古郢(今湖北)人。至元间历除翰林应奉、集贤学士,为桑哥党羽。桑歌败,为崔劾罢(见《元史。崔传》)。著有《天游词》一卷。主要作品有《齐天乐·送童瓮天兵后归杭》《汉宫春》《桂枝香》《多丽》《三姝媚》《渡江云》等。

  • 陈士元

    陈士元,(1516—1597)字心叔,号养吾,小名孟卿,一号江汉潜夫,又称环中愚叟,明代湖北应城西乡陈岭人。嘉靖十三年(1534年),受学业于余胤绪。嘉靖十六年(1537年)成乡举,编成《缶鸣集》。嘉靖二十二年(1543年)编成《金陵集》。嘉靖二十三年(1544年)中进士;二十四年(1545年)任滦州知州。陈士元在滦州任期,为当地建文笔峰,造祭器,修仓廪,并编《滦州志》、《海滨集》。嘉靖二十八年(1549年)三月辞去官职,回归故里。明·万历二十五年(1597年),陈士元去世,享年82岁,葬在应城西北20里的孙家山。

  • 冯道

    冯道(882年-954年),字可道,号长乐老,瀛州景城(今河北沧州西北)人,五代宰相。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,历仕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四朝,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、后唐明宗、后唐闵帝、后唐末帝、后晋高祖、后晋出帝、后汉高祖、后汉隐帝、后周太祖、后周世宗十位皇帝,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,始终担任将相、三公、三师之位。后周显德元年(954年)四月,冯道病逝,追封瀛王,谥号文懿。

  • 黄泰亨

    泰亨字亨叔,临川人。咸淳间,补国学弟子员。

  • 王涯

    王涯〔唐〕(764~835))字广津,太原人。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,卒于文宗太和九年,年约七十余岁。博学工文。梁肃异其才,荐于陆贽。贞元八年,(公元七九二年)擢进士,又举宏辞。再调蓝田尉。久之,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,进起居舍人。元和时,累官中书侍郎,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穆宗立,出为剑南、东川节度使。文宗时,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,为政刻急,始变法,益其税以济用度,民生益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