猜你喜欢
批判"愤青"的或许常常是些"想愤青但愤不起来的人"------有些朋友一方面批评我“愤青”,另一方面却只点击那些标题“愤青”的文章进去,对标题“不愤青”的文章不理睬------为何?谁有勇气出来解释一下?难道是为了“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”?or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?还是说我客观上也代替你“愤青”了一下,坏人让我做,你再痛打落水狗(话语代言人)?某兄弟帮我分析,说:"可能这些人也想愤青,但愤不起来------能愤到表象,容易;但愤到本质,却极其不容易
爱好读书,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。
健康是智慧的条件,是愉快的标志。
要纠正教育体系当中过于重视介绍西方忽视中国本土学问的倾向。现在很多学生知道柏拉图弗罗伊德马克思,却不知道孔夫子诗经和文心雕龙。忘本的事情我们不能做啊。
有自信心的人,可以化渺小为伟大,化平庸为神奇。
劳动是生命的法则,也是它最美的果实。
热爱劳动吧。没有一种力量能象劳动,既集体、友爱、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。
我们不可能说出友谊形成的确切时刻。就像向盛器滴滴灌水,最后一滴才使盛器溢满;许许多多的友善言行也是如此,最后一次才使人心领神与,情长谊源。
立志以定其本,居正以持其志。
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,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时代。陷阱一生都会遇到,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、最大、最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