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志》。为冰片药材之一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鲜血与唾沫混杂而出。多由阴虚火旺,虚火上扰口舌及齿龈之络所致。治宜养阴清热为主。方用滋阴降火汤(白芍、当归、熟地、白术、天冬、麦冬、生地、陈皮、知母、黄柏、炙甘草、姜、枣)加减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亚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后齐医官职称。尚药局中局丞2人,为局内高级官职。
指寒之在气分者,多与素体脾胃阳虚有关。宜桂枝加附子汤,或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之类。
见伤寒论注条。
即砭石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镵石、针艾治其外也。”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野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针经指南》。即八脉交会穴,见该条。
指面部热如火灼者。多因胃家郁热,或饮食不节,湿火上行,独燎其面所致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面热者足阳明病。”治宜清泄为主。方用调胃承气汤、升麻黄连汤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