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多因情志失调,肝郁化火,郁火伤气,气热灼血,以致月经色紫,稠粘,症属实热。治宜清热调经。方用四物连附汤(四物汤加黄连、香附)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百眼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高士亿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多由肝肾血虚,阴血不能濡养毛发所致。其证毛发枯燥不润泽。治宜滋阴养血,佐以清热。内服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算盘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戌时。详十二时条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日中至黄昏,天之阳,阳中之阴也。”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挖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东汉时医官职称。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,计2名。其职责是管理药物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枇杷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