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节疔
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蛇腹疔。证治见指疗条。
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蛇腹疔。证治见指疗条。
病名。生于项后发际处之疮疖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多由内郁湿热,外受风火所致。初起形如粟米,渐大如黍豆,坚硬高起,顶白根赤,痛痒较甚,破后流少许脓液,时破时敛,缠绵难愈。治宜清热解毒,祛风化湿。内服五味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黄水疮。见该条。
腹部的俗称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此人肚中寒。”
见《千金翼方》。为肉桂药材之一种,系加工除去栓皮者,详肉桂条。
病名。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:“小儿易饥而渴,瘦瘠,腹胀下利,作(通嘶)声,目病生翳,睫闭不开,眵泪如糊,久而流脓,俗谓之疳毒眼。”与小儿疳眼同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宋国人。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曾以激怒患者的方法治疗齐闵王的病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金雀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手心毒,见该条。
出《全幼心鉴》。即脐风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