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盐麸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观察尺肤部的色泽形态及按触该部了解其缓急、滑涩、寒热的诊察方法,又称“诊尺肤”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善调尺者,不待于寸,善调脉者,不待于色,能参合而行之者,可以为上工。”汪石山认为:“既诊其三部
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·惊风辟妄》。指小儿急慢惊风。详搐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七。又称水毒病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问答》。即蓆疮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瘤体因饮酒而变化者。见张觉人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酒瘤,吃酒时则厚坚不软,不吃酒时则软而坚。”
脱证之一。《张氏医通·脱》:“下脱者,多缘房劳伤精。其人翕翕少气,不能饮食,大便滑泄无度,小便清利倍常,或梦寐走泄,昼夜遗精,或精血并脱,不能自主。”
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医学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八品。
古针具名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小针之要,易陈而难入。”意同微针,见该条。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王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