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乳疽

乳疽
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四十卷。因寒搏于血,血涩不通所致。症见肿硬木闷,破而不溃,肿亦不消。治宜神效瓜蒌散,外宜隔蒜灸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五:“初发即有头曰乳疽。”又《校正外科大成》:“乳痈、乳疽生于乳房。红肿热痛者为痈,坚硬木痛者为疽。由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而成也。”乳疽,是乳痈的另一临床表现,即有头疽生于乳房,治见乳痈条。但应因症而异,偏血瘀者,宜活血化瘀;偏痰者,宜清热化痰,均侧重疏肝解毒和营之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臭叶子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臭灵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经渠

    ①经穴名,代号LU8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太阴肺经。经(金)穴。位于前臂掌侧,当桡骨茎突内缘,腕横纹上1寸处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和桡动、静脉。主治咳嗽,气喘,胸痛,喉痹,手腕痛等。直刺0

  • 痘疮

    病名。为急性发疹性传染病。又名天痘、天行痘,天疮、天花、天行发斑疮、疫疠疱疮、豌豆疮、登痘疮、百日疮、虏寄疮。由于发病有强烈的传染性,故名天行。因先见点,起胀,灌浆,如花发蕾;七日后收靥,脱痂,如花之

  • 药饼灸

    即隔饼灸,见该条。

  • 宋武

    【介绍】:明医生。字汝南。安徽凤阳人。世业医,武尤精其学,治辄奏效。总兵周仕凤患急症重危,武命锉葱一束置脐上,以火熨之,即目开,又启其口,灌药一剂而愈。还曾设药局施药数载,全活甚众。兼能诗文,著有《青

  • 猪母刺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刺苋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熊应雄

    【介绍】:见熊运英条。

  • 右端正

    推拿穴位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位于左手中指远端指骨的尺侧边。用掐法,能止吐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·掐法》:“端正在右者,中指端右侧,掐之止吐。”《小儿推拿广意·中卷·杂症门》:“眼左视,掐右端正穴。”

  • 牡疝

    古病名。疝的一种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牡疝在鬲下,上连肺,病得之内。”详疝条。

  • 难经解

   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