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即护场。见该条。
见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条。
【生卒】:十五世纪中至十六世纪初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兼医家。字汝言,号节斋。慈溪人。因父病而学医,成化二十年(一说弘治年间)举进士,官至右副都御史。并在宦余为人治病,常有良效。卒年78岁。他根据古代本草
脉学著作。《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》之一。2卷。清·周学海章句。作者以《伤寒论》中辨脉法、平脉法为诊法之正宗,指出:“辨脉、平脉,仲景论百病之脉也,不专于伤寒。”遂检阅四、五种刊本的辨脉、平脉法原文加以
五音之一。脾音宫,其音沉宏雄壮,大而和缓。
古病名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疥疮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五。即发于环跳穴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条。
见《动物学大辞典》。为白花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:“一长一圆即雌雄也。”即肛门外有两个大小不等的痔核。宜内服苦参丸或手术治疗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盘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