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垂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证治新义》方。菖蒲、黄连、远志、胆南星、半夏、天竺黄、钩藤、僵蚕、龙齿。水煎,化服磁朱丸。治诸痫。重症加牛黄、全蝎。
用活血祛瘀药物以消散瘀肿。参见祛瘀消肿、破瘀消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梵天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即板门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仲夏痹。十二经筋病候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太阳之筋……其病,小指支肘肉锐骨后廉痛,循臂阴入腋下,腋下痛,腋后廉痛,绕肩胛引颈而痛,应耳中鸣,痛引颔,目瞑,良久乃得视。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吴得夫集验方》7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精通医术,善治疮痈等外科病。常热心为人治病,不计报酬。
见长频条。
见太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