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。多因毒邪深陷,寒凝气滞而酿成。患部漫肿无头,皮色晦暗。病程多缠绵,甚至伤筋烂骨,难溃难敛。治宜温经散寒,活血化瘀为主。内服阳和汤、醒消丸、小金丹等;外用阳和解
六吕之一。详六吕、六律条。
病名。见上海中医学院编《五官科学》。为天行赤眼之俗称,详该条。
生命垂危时所出现的特殊脉象。详七怪脉、十怪脉条。
见南雅堂医书全集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四十。即狂犬啮人。详该条。
指病邪盛于下或滞留于下部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下盛则热。”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下盛则气胀。”
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称吐清水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亦称痃气。①指腹部两侧筋脉扛起急痛的疾患。《太平圣惠方·治痃癖诸方》:“痃者,在腹内近脐左右,各有一条筋脉急痛,大者如臂,次者如指,因气而成,如弦之状,名曰痃气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症瘕痃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