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产后肝萎

产后肝萎

古病名。清·曾懿《妇科良方》:“产后小儿生下失血过多,遂遗下一物,如脂膜状,乃气血素亏,产前劳伤,肝之脂膜,随血崩堕,名曰肝萎。治宜大补气血,略加升提之品。”类似胎膜残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杂证要法

    见医学摘粹条。

  • 叶汝楠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子林。瓯宁(今福建建瓯)人。精痘疹专科。

  • 谷症伤饱

    即小儿丁奚疳,久不瘥转变而成。参丁奚疳条。

  • 黄毛草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独脚丝茅

    见《江西中药》。为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干沐浴

    自我推拿方法。即干浴。见该条。

  • 血络

    亦称络脉。指位于机体浅表的细小动、静脉和毛细血管。《灵枢·血络》:“刺血络而仆者,何也?……”张隐菴注:“血络者,外之络脉孙络,见于皮肤之间。”临床上常用作诊断和刺血治病。

  • 死产

    病名。戴武承《女科指南集》:“死产者,临产时胎死腹中也。”参见胎死腹中条。

  • 罗东逸

    【介绍】:见罗美条。

  • 薛时平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撰有《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