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细辛大黄丸,见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类梧桐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一阵阵发热的症状。元·滑伯仁《麻症全书》:“乍热有二,一则热数日热止,过数日又作者;一则一日之间,有早发热而午凉,午发热而夜止者。此二者,皆谓之乍热也。”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三方。羌活、麻黄、川芎、菊花、蔓荆子、石膏、防风、前胡、黄芩、细辛、枳壳、茯苓、甘草各七分,白芷、薄荷各五分,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治破伤风,搐痓不已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三对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系指患痧痘疮疹而失音者。《海藏癍论萃英》:“若疮疹出而声音不出者,是形气俱病也,当清其肺。”治宜疏风宣肺、解毒清热。可选用银翘散、粘子解毒汤等加减。参见痘疮失音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乳结核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飞机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纳支法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阴地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