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牡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虫胀。见《医学入门·鼓胀》。详虫胀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九牛造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胁下有癖气起如弦索状,咳唾引痛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癖病诸候》:“悬癖者,谓癖气在胁肋之间,弦亘而起,唾则引胁下悬痛,所以谓之悬癖。”本病多因水饮停聚胁下,积久成癖。常由悬饮迁延不愈所致。参见癖、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即王烂疮。详该条。
鬲,通隔。即噎膈。出《素问·大奇论》。详噎膈条。
指内侧缘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肾足少阴之脉,……出腘内廉,上股内后廉。”
①浊,指水谷之气;清,指吸入自然界之气。清气与浊气各有其性质和功能,根据人体阴阳经所受清浊之气不同来讨论治疗方法。②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以人体十二经脉与地面的河流相比较,河流有清浊,人体的经脉(阴经和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磨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验方。见《简明中医妇科学》(成都中医学院)。生地黄、地骨皮、炙龟板、牡蛎、阿胶(溶化)、焦栀子、地榆、黄芩、藕节、棕榈炭、甘草。水煎服。功能清热凉血止血。治血热崩漏。如气虚者加沙参、黄芪;口渴者加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