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河北药材》。即枸杞子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九十六。脾胃虚弱而致积滞的痢疾。小儿脾胃嫩弱,过食肥甘,成为积滞,积滞过久,即成此证。其症腹痛喜按而软,里急后重,日夜无度。治宜健脾益胃,用大安丸合香连丸。
①早晚。②通潮汐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:“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。”
病名。系指患喉风而喉内肿起疼痛,其色淡红者。《喉科指掌》卷四:“此症肺脾感冒风邪而发,肿连小舌,喉塞不通,声音不清。”治宜疏风宣肺,消肿利咽。方用银翘散、六味汤、清咽利膈汤等加减。
①方书。2卷。未具撰人,顾奉璋序称:“青浦诸君子所辑”。首辑亟斋居士《达生篇》、毓兰居士《保婴篇》。以下分小儿、妇女、身体、头面等42门,每门详列病症,博收各科验方。曾经多次增纂。现存清刻本,建国后有
因高热或久热,灼伤营阴,导致筋脉失养,出现四肢拘挛、痿软、瘫痪等症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小儿唇口蠕动。唇为脾之华,脾虚则唇口蠕动。治宜补脾健胃。用七味白术散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蕊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人,生平不详。撰《卫生产科方》1卷,已佚。
即右半身不遂。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。参左瘫右痪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