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明·邓苑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因黑睛生翳似钉头而得名。即钉翳。详该条。
七情郁证之一。恐为肾之志。恐郁,肾精亏损,治宜温肾养精。《类证治裁·郁症》:“恐郁,阳消精怯,八味丸加减,或鹿角胶酒化服。”参见恐、七情郁证、内郁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灸经脉专书。2卷。日本·安井元越撰。刊于1764年。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。原书用汉文写成,书中考证《内经》等中国古医书,分记经穴位置并附以“师说”及按语,作者本人亦颇多独到的见解。
医话著作。2卷,续编1卷。清·许豫和撰于1785年。本书以医话体裁,随笔记录诊治和读书心得,分析古方,辨解药性,并节录一些医家有关论述。全书通俗易懂,对儿科疾病证治尤多阐发。
病名。伤风有热象者。《赤水玄珠》卷一:“热伤风,咳嗽喉疼、面热,此素有痰火郁热在内,热极生风或为风寒所束不得发越。此热为本,寒为标。治宜清热散寒。经云,火郁则发之。又曰,风寒外束者可发,二陈汤加桔梗、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克容,别号台石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其父孙桂岩为当地名医,他年轻时曾考科举,年长继承父业,也以医术闻名。行医五十年,并参考古今书籍,撰成《简明医彀》一书,比较简明浅显易懂。
即胸骨。
①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虎耳草之别名。②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磨盘草之别名,各详该条。
①指眼珠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神珠自胀证,目珠胀也。”见眼珠条。②指黑睛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:“气轮之中青睛则属木、属肝,轮曰风,世称神珠。”详黑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