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即呃逆。《医林改错》卷上:“呃逆俗名打咯忒。”详呃逆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金刚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女经》。亦名俞鼠。指阴蒂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履贯欠详。撰《瘅疟备急方》1卷,佚。
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天津南开医院)。柴胡、黄芩各15克,茵陈30克,半夏、栀子、龙胆草、木香、郁金、生大黄(后下)、芒硝(冲服)各9克。水煎服。功能舒肝理气,通里利湿。治实火型急性胆囊炎,右胁
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乃目傍窍中流出薄稠水,如脓腥臭,拭之即有,久则目亦模糊也。”同漏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即血热经行先期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肝脏实热的病证。《华氏中藏经》:“肝中热,则喘满而多怒,目疼,腹胀满,不嗜食,所作不定,睡中惊悸,眼赤视不明,其脉左关阴实者是也。”参见肝实热条。
脉学著作。21卷。明·王绍隆传,清·潘楫增注。初刊于1652年。潘氏取崔嘉彦《四言举要》(明·李言闻删补改订本)予以注释,注文多据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脉经》以及张洁古、刘完素、朱丹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