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六书

伤寒六书

书名。又名《陶氏伤寒全书》。6卷。明·陶华约撰于十五世纪中期。此系陶氏所撰六种伤寒著作,每种列为一卷。①《伤寒琐言》:乃陶氏学习研究伤寒的随笔记录;所谓“琐言”,并非系统之作。②《伤寒家秘的本》:重点论述伤寒若干病证以及风温湿温风湿等病症的证治,并有伤寒总论、脉症指法等内容。③《伤寒杀车捶法》:论劫病法,制药解药法,并列秘验方37首。④《伤寒一提金》:为提纲性伤寒启蒙读物。⑤《伤寒截江网》:全称《伤寒证脉药截江网》,介绍伤寒有关辨证识病、区别病因及用药法则,并论男女伤寒等在治疗上的不同。⑥《伤寒明理续论》:陶氏根据个人见闻,参考成无己伤寒明理论》体例和内容,予以补充修改而成。陶氏著作受朱肱南阳活人书》的影响较大,而六种著作的内容颇多重复,有些证候的辨证条理不够清楚,所选方药也有杂乱之弊,后世颇多论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肝热病

    指肝受邪热所致的病症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肝热病者,小便先黄,腹痛,多卧,身热,热争则狂言及惊,胁满痛,手足躁,不得安卧。”

  • 沈启名

    【介绍】:见沈好问条。

  • 是跖的异体字。参见跖、跖跛条。

  • 骨骶

    ①经穴别名。见《神灸经纶》。即长强,见该条。②指骶骨。《灵枢·癫狂》:“不已以法取之,灸骨骶二十壮。”

  • 中注

    经穴名。代号KI1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寸旁开0.5寸处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。另说在脐下0.5寸,旁0.5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;脐下1寸,旁开1寸

  • 赵赞

    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撰有《赵赞本草经》一卷。

  • 标而本之

    辨证论治术语。出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。指标病与本病并见时,在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下,先治其续发病(标),后治其先发病(本)。王冰注:“标而本之,谓先发轻微缓者,后发重大急者。以其不足,故先治其标,后治

  • 大汗出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五禁》。大量出汗之意。有见于外感病发汗之后,汗出表解而渐愈者。有热迫津液外泄,大汗出而里热转甚者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发汗后,大汗出,胃中干,烦躁不得眠,欲得饮水者

  • 活幼十三方

    万密斋祖传全婴妙诀。出《幼科指南心法》。一十三方为丸、丹、饼三种剂型。乃婴幼儿危、急病症救治之方。即抱龙丸、凉惊丸、胃苓丸、养脾丸、胡麻丸、神芎丸、玉液丸、茱萸内消丸、香连丸、雄黄解毒丸、至圣保命丹、

  • 地青杠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紫金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