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胡颓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中药》。为红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治疔大全》。因中指生疔,连及旁指而得名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藜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胸满气喘不平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上盛则气高。”上盛可由病邪壅阻,致肺气胀满,亦可由真阳不固而上浮,见下虚上盛之证。《素问·脉解篇》:“所谓呕咳上气喘者,阴气在下,阳气在上,诸阳气浮,无所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蝴蝶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脐带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肉淋。指淋症而见小便如米泔或脂膏者。多因肾虚不固或湿热蕴蒸下焦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淋病诸候》:“膏淋者,淋而有肥状似膏,故谓之膏淋,亦曰肉淋。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,故与小便俱出也。”《证治要诀
病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一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牙痈一名牙蜞风。初起有小块,生于根肉上,或上或下,或内或外,其状高硬。”即牙痈。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