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出《颅囟经》卷上。又名锁肠疳。指小儿疟疾发作无时,口噤,咬牙作声的证候。历代名医录见名医传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亚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见御药院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四。即瘫痪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黄芩之老根,详该条。
见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。即冲和膏,见该条。
病名。①热病后生于口周围及颜面的疱疹性皮肤病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五。又名热气疮,俗名燎疱。由风热外感,或肺胃积热上蒸所致。易发生在上唇、口角和鼻孔周围,也可发生在颜面。患处皮肤出现密集成簇的小水泡,
同舌蹇,详该条。
见《浙南本草新编》。为翅茎香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