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对专门治疗耳、目、关节等疾病的医生的称谓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过雒阳,闻周人爱老人,即为耳目痹医。”
【介绍】:见李昉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蟛蜞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名医。字东扶。浙江嘉善人。性喜搜集方案,乾隆年间曾纂辑《古今医案按》,选案广泛,按语切当,在医案著作中卓有影响。
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于上部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,因火性炎上之故。参肝火条。
即肌腠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陷脉为痿,留连肉腠。”详肌腠条。
指中焦上焦。《灵枢·五味论》:“酸入于胃,其气涩以收,上之两焦,弗能出入也。”
调理中焦脾胃的治法。多指中焦脾胃虚寒证,症见自利不渴、呕吐、腹痛等,用理中汤温中祛寒。《医门法律》:“脾之体阴而用阳,胃之体阳而用阴。理中者,兼阴阳体用而理之,升清降浊,两擅其长。”
出《经验方》。为何首乌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小龙胆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