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八味逍遥散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方全书

    书名。①清·何梦瑶撰。包括《神效脚气秘方》、《追痨仙方》、《妇科良方》、《幼科良方》、《痘疹良方》、《医碥》。作者长期行医粤东,大多根据南方地势、环境,结合患者体质、病症的特点处方用药,其中《追痨仙方

  • 初生下吐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指初生小儿腹泻与呕吐并见。多由哺乳过早、过量,或感寒热之邪,扰及胃肠所致。治宜抑制乳食。轻证,减少乳量,代以米汤、糖、盐水等;病情好转后,逐渐增加乳量。重证,应禁食,给予静

  • 舌本

    ①即舌根。见《灵枢·经脉》等篇。因多数经脉皆络于此,故与经络脏腑关系十分密切。如足太阴脾经连舌本,散舌下;足少阴之脉挟舌本;手少阴之别系舌本;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。参见舌条。②指舌体。《灵枢·热病》有“

  • 锋针

    针具名。九针之一。亦称三棱针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锋针,取法于絮针。筩其身,锋其末,长一寸六分,主痈热出血。”又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锋针者,刃三隅,以发痼疾。”是一种体呈圆柱,针尖锋利,三面有刃的

  • 穗子肉皮

    出《濒湖集简方》。为无患子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形瘦血瘀经闭

    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:“形瘦多热多郁,血少气虚,宜服芩连四物汤,合开郁二陈汤。”

  • 撰集伤寒世验精法

    书名。8卷。明·张吾仁撰。张氏以仲景学说为主,旁参诸家学术经验撰成此书,后由其孙张于乔录编,刊于1666年。本书详论伤寒、类伤寒以及和伤寒有关的多种病证的证治;选方比较广泛,颇多经验之谈。但对于病证的

  • 火痰

    痰证之一种。①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痰病尤多生于脾,……留于胃脘,多呕吐吞酸,嘈杂上冲,头面烘热,名曰火痰。”②即热痰,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,详该条;③即外感燥痰,见《症因脉治·痰症论》。详该条

  • 立退丸

    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又名定志丸。人参二钱,天门冬、炒石菖蒲、远志、麦门冬、予知子各一两,茯苓二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朱砂二钱为衣,每服一钱五分,茶水或开水送下。治目珠突出。

  • 数动一代

    ①脉搏跳动数次歇止一次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五十动而不一代者,五脏皆受气,……不满十动一代者,五脏无气。”②数脉而有歇止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数动一代者,病在阳之脉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