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系指头目眩晕而兼耳鸣。《灵枢·海论》:“髓海不足,则脑转耳鸣,胫酸眩冒。”由肾虚髓海不足所致。可见于今之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病。
见《植物名汇》。为野牡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乌药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曹炳章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表邪因误下入里,无形之邪结于心下,按之柔和不痛的痞症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脉浮而紧,而复下之,紧反入里,则作痞,按之自濡,但气痞耳。”②指气膈。多因忧思郁结所致。《医方考·痞门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沙苑子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①(qí)。①同平。引伸为正常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收齐。”原文指收气与长、化之气相平,意即收气正常。②通脐。肚脐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此久病也,难治。居齐上为逆,居齐下为从。”②音济(jì)。
见《科学的民间药草》。为香加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解剖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眼睑。详该条。
即气阴两虚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