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宋代未独立设科,元、明代医学分十三科,始独立设咽喉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七方。乳香(去油)、血竭、巴豆霜、老君鬚、母丁香、连翘、没药(去油)、沉香、木香、苦丁香各一钱二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芡实大,朱砂为衣,每服一至二丸,空腹酒送下,得大便二、三次后,用冷粥
病证名。见《千金翼方》。指鼻塞流清涕。详鼽条。
【介绍】:见徐大椿条。
《温疫论补注》卷上方。人参、麦门冬、五味子、地黄、当归、白芍药、知母、陈皮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大病愈后数日,表里虚怯,每饮食及惊动即汗出者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生。赵郡(今河北赵县)人。精医,治病不问贫富。
骨名。又名地阁骨。详该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见针灸大全条。
病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胬肉攀睛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