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内伤夹暑

内伤夹暑

病证名。指炎暑因伤房劳及杂进膏粱水果致全身阳气不得伸越的重危病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暑病源流》:“内伤夹暑者,暑月房劳,兼膏粱水果杂进,至周身阳气不伸,脉沉细,或弦紧,面垢无汗恶寒,四肢厥逆拘急霍乱呕吐,宜冷香饮子;或吐利兼作,脉微欲绝,或虚浮而散,此为紧病,急当救之毋缓,宜浆水散;或冒暑伏热,引饮过多,及恣啖生冷,致脾胃受寒,及腹痛呕泄,水谷不分,脉沉而紧,宜大顺散。”参见暑病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疫析疑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唐毓厚撰。刊于1878年。作者认为“温、疫本属两途,只因习俗并称,以致疑义不明”(见本书凡例),遂广集诸家学说,参以己见撰成本书。唐氏将温、疫病证大致分为伏气、岁气、时疫、疫毒四门;兼

  • 白痢

    病名。痢疾类型之一。古称白滞痢。因便下白色粘冻或脓液,故名。有属寒属热之分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九:“白痢者,由肠虚而冷气客之,搏于肠间,津液凝滞成白,故为白痢也。”其症便下如冻胶或鼻涕,可兼见腹痛,

  • 转乳

    即乳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力薯

   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山莲藕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头旋眼花

    病证名。即眩晕。《医学心悟·眩晕》:“眩,谓眼黑;晕者,头旋也。古称头旋眼花是也。”详眩晕条。

  • 金楛榄

    见清·龙柏《药性考》。即金果榄,详该条。

  • 足少阳脉

    经脉名。即足少阳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足少阳脉:出于踝前;枝于骨间,上贯膝外兼(廉),出于股外兼(廉),出胁;枝之肩薄(髆);其直者,贯腋,出于项、耳、出(枕),出目外渍(眦)。其病:病足小指次〔指

  • 黄古潭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孙一奎条。

  • 杨仲理

    【介绍】:见杨文修条。

  • 榆子

    见《食疗本草》。即榆实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