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医方》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
统指全身之经脉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肺朝百脉,输精于皮毛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即掖门,见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沉香丸,见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莕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身体部位。①四海之一。指膻中。又名上气海。是宗气会聚发源之处。《灵枢·海论》:“膻中者,为气之海。”②指丹田。又名下气海(《类经附翼》)。参见丹田条。②经穴名,代号RN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脖胦
病名。出《肘后方》卷五。又名多骨疽、朽骨疽。《外科精义》卷上:“夫附骨疽者,以其毒气深沉,附着于骨也。”本病可发于全身骨骼。初起多见寒热往来,病处多漫肿无头,皮色不变,继则筋骨疼痛如锥刺,甚至肢体伸屈
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四。即眉棱骨痛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笔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八法之一,一名和解法。是针对外感病,邪既不在表,又不在里,而在半表里之间,不能使用汗、下等法时,用以和解的治法。《伤寒论》的小柴胡汤,治温疫的达原饮,治温病似疟的蒿芩清胆汤等,都是这一法则的例方。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