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玛瑙障。指黑睛宿翳之薄而色黄白或微红似玛瑙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其障薄而不厚,圆斜不等,其色昏白而带焦黄,或带微微红色,但如玛瑙之杂者,虽生在轮外,实是内伤肝胆,真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三方。乌头、细辛、附子、羌活、川椒、桂心各五两,川芎一两六铢。为粗末,帛裹,微火炙令暖,以熨背上,取瘥乃止。治胸背疼痛而闷。
见伤寒补亡论条。
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水葱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12卷。陆锦燧辑于1920年。本书是一种证候诊断学著作。书中以问答体例先论脉诊、舌诊,其次按人体身形各部依次论述其相应的证候。所提问语皆以证候为主,答语则剖析该证候所属的阴阳、脏腑、病原及有关预
肌肉的纹理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分之间,谿谷之会。”
色诊之一。五脏反映于外的正常颜色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真色以致,病色不见。”
见《医钞类编》。即产后玉户不敛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因肝经风热壅盛,以致二目睛旋转不定,与辘轳相似。类今之眼球振颤。宜疏风解热,用通肝散(《张氏医通》方)加减。
痧证之一。指痧毒滞结脏腑经络而慢性发作的病证。《痧胀玉衡·慢痧必须速治》:“痧若紧者,只在顷刻。慢者或期至十日半月而死,或期至一月二月而死,甚有期至三四月而死,此诚痧之慢矣。……痧毒蔓延于肠胃经络间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