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四方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潘楫条。
针刺的分部,指皮肉浅层。《难经·七十难》:“初内针,浅而浮之,至心肺之部,得气推内之,阳也。”因皮肤、血脉与心、肺相应,故称。
病证名。小儿在夜间入睡后,突然惊醒,瞪目起坐,躁动不安,面露恐怖,有时喊叫,一般持续10余分钟,可隔数日或数十日发作一次,治宜安神镇惊。用琥珀抱龙丸。结合针刺内关、大椎等穴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灰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唐·侯宁极《药谱》。为川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,选择适当的中药和米谷配伍,再加入一定的调料同煮成粥。药粥治病已有悠久的历史,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十四种医学方技书中,记载有服食青梁米粥治疗蛇咬伤等方,这是我国现存记载最早的药粥方。米
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疠风。见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地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黄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