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十三鬼穴

十三鬼穴

古代用来治疗癫狂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。首载《千金要方》。旧说精神疾患是由鬼神作祟所致,治疗穴位均冠“鬼”字为名。其数十三,故称十三鬼穴。十三鬼穴,古代文献记载略有差异,今多指人中(鬼宫)、少商(鬼信)、隐白(鬼垒)、大陵(鬼心)、申脉(鬼路)、风府(鬼枕)、颊车(鬼床)、承浆(鬼市)、劳宫(鬼窟)、上星(鬼堂)、男会阴玉门头(鬼藏)、曲池(鬼腿)、涌泉(鬼封)等十三穴。参阅各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方仁渊

    【生卒】:1844~1926【介绍】:清末至民国初期医学家。字耕霞。江苏江阴人。对临证各科均有心得,著有医案、医话,并辑录《王旭高医案》四卷行世,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幼各科,有一定的见解和发挥。另撰《新编

  • 参伍不调

    指各部脉搏跳动参差不齐,不相协调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参伍不调者病。”

  • 上腭疮

    病名。多由脾胃三焦蕴热而成。症见上腭生疮如黄粟,疼痛,口中腥臭;或见畏寒发热。治宜泻火解毒。可选用凉膈散、清胃散等加减,外吹冰硼散。参见上腭痈条。

  • 恶字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
  • 活人无比散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六。即无比散,见该条。

  • 白苔中红舌

    舌四边有白苔,舌心无苔而红的舌象。无苔部分属气津耗损,舌边周有白苔,是邪在太阳或少阳见证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当于祛邪治法中照顾气津。

  • 满脉

    喻气血上湧,充满脉内。多因怒气太过,厥逆之气上行所致。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:“厥气上行,满脉去形。”

  • 袁秦邮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史以甲条。

  • 半架牛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古钩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力薯

   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山莲藕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