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卫生宝鉴

卫生宝鉴

综合性医书。24卷,补遗1卷。元·罗天益撰,撰年不详。罗氏为李东垣门人,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氏的学术经验,但又旁采诸家,参以个人心得编成。卷1~3为药误永鉴,结合病案,阐析一些误治病例以为鉴戒;卷4~20为名方类集,针对各科较常见病证,选用效方,详其主治及服用法,为本书的主要组成部分;卷21药类法象,简述常用药的性味、功能;卷22~24医验记述,联系临床实例予以阐述,颇多经验之谈。补遗1卷,系后人所增订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肾虚泄

    病名。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:“五味子散治五更天明溏泄一次,名肾虚泄。”详肾泄、肾虚五更泄泻条。

  • 三枝九叶草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淫羊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托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膝眼毒。生于足少阳胆经阳关、阳陵泉二穴处。证见焮肿作痛,溃脓较迟。脓液黄白者为顺;若不痛或流鲜血,或疮头渐多者为逆。治同外痈。

  • 持痈

    持,正邪相持;痈,壅肿。由邪气阻滞而且壅肿的病机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病有持痈者。”

  • 阴暑

    病名。①《景岳全书》卷十五:“阴暑者,因暑而受寒者也。凡人之畏暑贪凉,不避寒气,则或于深堂大厦,或于风地树阴,或以乍热乍寒之时,不谨衣被,以致寒邪袭于肌表,而病为发热头痛,无汗恶寒,身形拘急,肢体痠痛

  • 地槟榔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管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叶上果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叶上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天平一枝香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大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耳根

    耳后连头部处。相当于今解剖学之乳突部。

  • 黄环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备问方》1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