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白果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即心烦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1卷。原题清·陈平伯撰。刊于1809年。本书前述温热病大意,次为风温证条例,论述风温诸证证治,介绍其立法及具体方药,逐条予以辨注分析,在温病学派中有一定的影响。后列湿温证条例,内容与《湿热条辨》
指不因惊恐等因而自心跳不宁的病症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六:“有真心跳,乃血少,非惊悸也。”详心悸、怔忡条。
喻脉象坚急不和,如弓弦之缕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脉至如弦缕,是胞精予不足也。”
针灸治疗法则。同合治内腑。即六腑的疾病,可用该经的下合穴治疗。详下合穴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橙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。《温疫论》下卷:“凡邪所客,有行邪,有伏邪。……所谓温疫之邪,伏于膜原,如鸟栖巢,如兽藏穴,营卫所不关,药石所不及。至其发也,邪毒渐张。”温病学说亦称伏邪为“伏气”,参见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号凤石。生平不详,人称凤石医仙。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