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医经小学》。位于腰部,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.5寸处(《医学入门》)。另说在“十二椎下旁开三寸半”(《医宗金鉴》);“第十一胸椎之下两侧,相去三寸半”(《中国针灸学》)。主治痞块。艾炷
①泛指脾的功能活动。②指脾的精气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脾气通于口,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。”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岩《眼科纂要》。即风牵斜。详该条。
见《症因脉治·吐水类》。又称呕苦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血虚眩晕》。又称血虚眩运,详该条。
即透穴法。见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荷苞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家。为齐王侍医,讲究服食之道,后因服食致死。
①经外奇穴。出《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·刺疔捷法》。位于耳垂前面中点。主治锁口疔等。直刺0.1寸,或点刺出血。②耳的部位。耳轮之垂下处。又名耳坠、耳垂珠。
【介绍】:见许豫和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