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唇疽

猜你喜欢

  • 琼瑶发明神书

    见琼瑶神书条。

  • 隔蒜灸

    间接灸之一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取厚3毫米左右的鲜大蒜片,以细针穿刺数孔,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。一般每次5~7壮。适用于疮疖初起,毒虫咬伤,瘰疬,肺结核等。

  • 隔姜灸

    间接灸之一。取厚3毫米左右的生姜片,以细针穿刺数孔,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,待病人觉痛,将姜片略略提起,稍停放下再灸,直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止,适用于一般虚寒病症。如果在艾绒中掺入少量麝香,再隔姜灸之,

  • 内伤休息痢

    病证名。休息痢类型之一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由劳心过度,饮食伤损,脾肾相传所致。详休息痢条。

  • 土白芷

    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山矾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胎癣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即奶癣。详该条。

  • 玉龙歌

    见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条。

  • 兜腮痈

    病名。又名兜腮喉痛。多由痰火邪毒炽盛上炎致疮痈兜腮而发。症见腮下肿甚,疼痛连及咽喉,牙关开合不利,饮食吞咽受累。《增删喉科心法》:“此症生于两腮肌肉不着骨之处。高肿红色焮痛,连及咽喉,初起寒热往来。”

  • 潘桑叶

    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胡颓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山梅根

    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岗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