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喘鸣

喘鸣

证名。指呼吸喘急,喉间有痰鸣者。后世多称为哮或痰喘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阴争于内,阳扰于外,魄汗未藏,四逆而起,起则熏肺,使人喘鸣。”《类经》卷十三:“魄汗未藏者,表不固也,四逆而起者,阳内竭也,甚至正不胜邪,则上熏及肺,令人气喘声鸣。此以营卫下竭,孤阳独浮,其不能免矣。”如哮喘而见孤阳上浮者,多属危象。详哮证、齁喘、真元耗损喘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膝眼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托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奇授藿香汤

    《外科正宗》卷四方。藿香(连枝带叶者)五钱。水一碗煎七分,加公猪胆汁一枚,和匀,食后顿服;亦可用藿香末一两,公猪胆汁熬稠膏为丸,每服二钱,食后白开水送下。治鼻渊。

  • 碍产

    病名。指分娩时,因脐带绕颈,绊肩而引起的难产。又名碍肩生、绞脐、背包生、坐碍、凝产。杨子建《十产论》;“碍产者,言儿身已顺,门路已正,儿头已露,因儿转身,脐带绊其肩,以致不能生。令产母仰卧,稳婆轻推儿

  • 腹哀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P1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位于腹部,当脐上3寸,旁开腹正中线3.5寸处。另说大横上2寸(《千金要方》);大横上3.5寸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;大横上4寸(《针灸集成》);

  • 两手撮空

    证名。简称撮空。指患者神昏时,两手向空作抓物状。常与循衣摸床等症同时出现。不论见于实证或虚证,多属病情危重。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九:“又有人病伤寒,大便不利,日晡发潮热,手循衣缝,两手撮空,直视喘急。……

  • 妊娠外感卷短舌

    孕妇舌卷而短,或黄黑燥裂有芒刺。为里热炽盛,灼伤肝肾之阴,属险候,急当泻下存阴(见《伤寒舌鑑》)。

  • 尾椿

    骨名。即尾骨。详尾骶骨条。

  • 梅花针疗法

    皮肤针疗法之一。因使用梅花针进行刺激而名。见该条。

  • 骚羊古

    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本便方》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红内黄星舌

    纯红舌满布黄色星点。为湿热薰蒸脾胃,将发黄疸之候,宜清热利湿退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