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乌药顺气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沛文条。
病名。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多因风、湿、热、虫四者为患。发无定处,初为皮肤发痒,后起淡褐色粟粒样丘疹,表面有落屑,病损逐渐扩大,融合成片,形成肥厚粗糙皮损,形状不一,瘙痒明显,搔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蜣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七。即瘤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指纹色青,主惊、主痛、主抽搐(见《四诊抉微》)。
病名。《医贯》卷五:“耳脓即停耳。”系指耳内流脓。详聤耳条。
指舌苔润湿。温热病如见舌苔湿润,表示津液未伤;但须注意热入营血时,由于阳邪蒸动阴气,舌苔亦有反见润者。
【介绍】:东汉医生。据史料记载,常以道术治病,似为巫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