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增损三黄石膏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如意丹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三方。川乌八钱,槟榔、人参、柴胡、吴茱萸、川椒、干姜、茯苓、黄连、紫菀、厚朴、肉桂、当归、桔梗、皂角、石菖蒲各五钱,巴豆二钱半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朱砂为衣,每服三丸或五丸或七丸

  • 耳后疽

    病名。生于耳后摺缝间之疽。①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又名参发颐。多因三焦风毒,兼胆经火邪上炎而成,初起如粟,渐增肿痛,小者如杏,大者如桃。若红肿有头,发热易溃,脓稠者为顺;若黑陷坚硬,抽痛引脑、颊及肩,不

  • 苡仁汤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面部门》卷二十三方。薏苡仁、汉防己、赤小豆、炙甘草各一钱半。水煎服。治风热及唇核。

  • 痰饮霍乱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霍乱》。因脾气素虚,水饮不节,痰饮聚于中脘,升降失常所致。症见胸前懊憹不舒,心胁下闷痛,时时欲呕,兀兀欲吐,或时腹如雷鸣,或时怔忡惊悸,忽尔呕泻,胸腹大痛。脉多滑大,或沉滑或滑数

  • 五态之人

    《内经》对人的体质分类之一种,出《灵枢·通天》篇。它据人的阴阳多少偏胜而分为太阴之人、少阴之人、太阳之人、少阳之人、阴阳和平之人五种,各种人的外貌和性格均有其特征,体质状态亦不相同,因而针刺治疗时补泻

  • 喉科杓指

    见喉科指掌条。

  • 医学刍言

    见医门要诀条。

  • 失血

    证名。各种大量出血的总称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失血叙论》:“血不得循经流注,荣养百脉,或泣,或散,或下而亡反,或逆而上溢,乃有吐、衄、便、利、汗、痰诸证生焉。十种走失,无重于斯,随证别之,乃可施治。”

  • 气陷血崩

    病证名。属血崩症型之一。多因素体虚弱,饮食不节,或劳伤形体,以致脾虚气陷,血随下脱,冲任失固,发为血崩。症见出血色淡,质稀,困倦乏力,怠惰嗜卧,动则气短血下更多。治宜补气升阳为主,方用举元煎,或补中益

  • 小儿肾病证治

    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。肾属水,乃天一真精之所生。《育婴家秘》:“人之有肾,犹木之有根。其脉在尺,肾之虚实,以尺候之。命门在肾之间,为元气聚会之处,儿之强弱寿夭,尤系于斯。”肾主骨,肾虚者,骨髓不满,儿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