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外痔

外痔

病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三。为生于肛门齿线以下的痔。一般无痛感,多不出血,局部有肿核突起,日久皮瓣赘生,肛门部有异物感,炎症时疼痛明显。分血栓性外痔、赘皮外痔、静脉曲张性外痔及炎性外痔四种。以外治为主,可选用薰洗、针灸、结扎、挑痔、手术等。如红肿疼痛,尚可配合内服清热解毒、化瘀止痛之药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唐尚龄

    【介绍】:见唐椿条。

  • 肺噤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指初生口噤嘴唇苍白者,参口噤条。

  • 心烦嗜睡痧

    痧证之一。见《痧胀然犀照》。详痧烦、痧睡条。

  • 声弘

    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系指声音洪亮。详见声怯条。

  • 手太阴肺经

    十二经脉之一。代号LU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肺手太阴之脉,起于中焦,下络大肠,还循胃口,上膈属肺,从肺系横出腋下,下循臑内,行少阴心主之前,下肘中,循臂内上骨下廉,入寸口,上鱼,循鱼际,出大指之端;其支

  • 小便浑浊

    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热类》。详便浊条。

  • 赤痢

    即血痢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热乘于血,则流渗入肠,与痢相杂下,故为赤痢。”详血痢条。

  • 淋闷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闷通“闭”。详淋闭条。

  • 是动病

    经脉病候的一类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包括:①经脉循行径路的病症。如手阳明大肠经“是动则病齿痛颈肿”。②经脉经气变动引致所连络脏腑的病症。如手太阴肺经“是动则病肺胀满,膨膨而喘咳”;又如足少阴肾经从肾上贯

  • 大中极

    经穴别名。见《针灸大全》。即关元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