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承筋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膈上自觉有物梗阻而烦闷不舒。可见于外感和杂病的多种疾病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六七日,发热,微恶寒,支节烦疼,微呕,心下支结,外证未去者,柴胡桂枝汤主之。”《伤寒论今释》卷四:“
见《兰室秘藏·阴痿阴汗门》。即清魂汤,见该条。
疝之俗称,出《奇效良方》卷四十七。详疝条。
推拿手法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使上肢作前伸动作。常用于漏肩风、肩部扭伤等症。
《石室秘录》卷六方。炒栀子三钱,白芍药二两,甘草、半夏、柴胡各一钱。水煎服。治火郁心痛。
见静光禅师考定《女科秘要》卷三。即经行先期,详该条。
即泡服。详该条。
见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一。又名中脏。详该条。
脉象。脉来虚大无力。按之全无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脉至如颓土之状,按之不得,是肌气予不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