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辛夷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即地骷髅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即相思子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陆成一《女界须知》。属于阴肿症候。因脾湿下注所致。多见于体肥之人。症现阴户肿胀,甚则肢体倦怠,小便淋漓等。治疗参见阴肿。
嗣,指后代、子孙。广嗣即多子女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高,指上部。如咽喉、胸膈、胃脘等部位;越,升散、涌吐。指病所在上的病证可用升散或涌吐方法治疗,如实热风痰,壅遏上焦,用瓜蒂散。
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十二经筋病中的足阳明筋病。《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此证当发于三月之时,故名之曰季春痹也。”详足阳明经筋病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照山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胡宪丰条。
【介绍】:见马俶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