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头胀

头胀

证名。指头部胀重不适的感觉。可因外感内伤引起。外感多因湿热蒸郁所致。《伤寒绪论·头胀》:“头胀者,气虚火炎也。冬温风温温病热病时行中暍中暑,多有头重胀痛,皆是湿热火气内燔,慎不可用发散药。如冬温,阳旦汤;风温,萎蕤汤;温病,黄芩汤;热病、时行、中暍,白虎汤;中暑,清暑益气汤。”内伤多因肝火上逆所致。治宜泻肝降逆为主。方用龙胆泻肝汤等。湿痰食积疰夏等,亦可伴有头胀病证。参见各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绣球草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绣球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刺灸心法要诀

    针灸著作。8卷(即《医宗金鉴》卷79~86)。清·太医院编。刊于1742年。其中卷79为九针、十二经井,荣、俞、经、合、原,络穴、八会穴及经脉流注;卷80为周身骨度及各部诸穴;卷81~84为十二经及奇

  • 野山参

    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人参之野生者,详人参条。

  • 标本中气

    运气术语。六气的变化,可分标、本、中见之气等,以说明运气的变化与人体发病的关系,提示治疗的法则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气有从本者,有从标者,有不从标本者也。少阳、太阴从本,少阴、太阳从本从标,阳明、

  • 痨瘵

    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。又作劳瘵。详该条。

  • 小儿惊痫

    病证名。①小儿痫证之因惊而发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五:“惊痫者,起于惊怖大啼,精神伤动,气脉不定,因惊而发作成痫也。”②发搐轻证和重证的混称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惊痫者……轻者,但耳热面赤,

  • 张松

    【生卒】:十二、三世纪间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茂之。曾任饶州(今江西波阳)小官员,兼通医药,集古今验方及家传方,于1213年(嘉定六年)撰《究源方》5卷。

  • 济生续方

    方书名。又名《严氏济生续方》。宋·严用和撰于1267年。8卷。本书为《济生方》的续集,包括风评治、痫评治、头评治等以内科杂病为主的方论24篇,介绍作者临床应用效方90首。现存1822年的日本复刻本,复

  • 粉沙参

    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明党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关门不利

    指肾的气化障碍而致小便不利,发生水肿的病机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肾者,胃之关也,关门不利,故聚水而从其类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