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蝮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崔彧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2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
指小腿浮肿。出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。亦称足胫肿、足胻肿、足胫胕肿。为水肿病常见症状之一。详脚肿、水肿条。
病名,出《鲍氏验方新编》卷六。即狐疝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樟树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因产时气血暴虚,血虚阴亏所致。症见睡中汗出,醒来即止。产后盗汗与内科杂病盗汗的治法有所不同。一般盗汗患者用当归六黄汤;而产后盗汗却应当调补气血,兼以敛汗,方用止汗散(《傅青主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剂之一。用重镇药物组成,具有镇静潜降作用的方剂。《沈氏尊生书·要药分剂》:“徐之才曰:重可去怯,磁石、铁粉之属是也。”“张从正曰:重者,镇坠之谓也。怯则气浮,如丧神守而惊悸气止,硃砂、沉香、黄丹、寒
见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为黄蓬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