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金针开内障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四。即兔缺。《鲍氏验方新编》卷一:“缺唇,先用麻药敷上,然后用刀割开两边薄皮,用丝线缝好,以生蟹黄敷之。静坐七日,勿言勿笑,自能收口。”参见兔缺条。
病名,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小腹痈,见该条。
养生学著作。清·沈子复撰。1卷。刊于1877年。本书对于养病的方法提出了“六务”,即:知(病因何起)、忘(勿记在心)、拒(嗜欲勿肆)、看(置身病外如看他人一般)、耐(忍耐)、调燮(指思欲、饮食、起居诸
指足阳明筋的支筋,网维于目下胞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阳明为目下网。”
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风火眼。见该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水毒候》。即水毒病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。见手心毒条。
①体内形如薄皮的组织。如耳膜、筋膜等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肝主身之筋膜”。②膜原。《素问·疟论》:“横连膜原也。”详见膜原条。③病证名。见《神农本草经》卷二眼生片状薄膜,通常伴有血丝,从白睛发出,侵向黑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佛手花,详该条。